(一)合理规划日程表
当自学考试复习到临考试前十天左右,复习大局已定,应收缩到教程上来,通过看书上的目录标题、自己平日勾画的重点等,一科一科地进行回忆,发现生疏的地方,准时重点补充一下;已经学会了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还可以看看自己概括的提纲及图表、要紧公式、定理等,集中常识抓常识的主干,尤如动员大赛前的筹备活动或适应性训练一样,通过这十天的收缩复习,强化记忆,为自学考试进一步打下牢靠的常识基础,以便能在考场上依据主干线索,飞速回忆。熟知地学会常识的整体框架,才能应试中八九不离十。
考试不久前,要维持好的学习和生活步伐,适合减轻复习的密度和困难程度,这是为了收到先退几步,再跳得更远的成效,维持大脑皮层中适合的兴奋程度(既不放松也不紧张)。
(二)有效地安排复习时间
人天天有四个高潮记忆点:第一点是清晨六至七点。此时大脑已在睡眠过程中完成了对头一天所输入信息的编码工作,加上没前后识记材料的干扰,识记印象明确,记忆效率高。第二点是上午八至十点。此时精力旺盛,识记材料的效率高,记忆量较大。第三点是傍晚六至八点,第四点是临睡前一两个小时,其一是由于发生记忆后不再输入其他信息,故没有后摄抑制的影响;其二是大脑会无意识地进行信息编码整理,使识记材料条理化、系统化,有益于记忆的维持和摄取。考生应依据此记忆规律,按排好各门功课的复习时间表,以期收到高效学习成效。
(三)复习要诀
复习要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进行。从内容上来讲不要超越教学大纲,也不要离开教程范围。每次复习的内容不要太多,要适合;应该注意文理交替,也就是说尽可能不把内容相近的科目放在一块复习。
要有集中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订一个复习计划,某一科的复习时间相对集中。复习时尽可能降低干扰,保证有安静环境以集中注意力。
要做好复习前的筹备工作。平日要使用零星时间,把与复习有关的书、笔记、作业试题、参考试试题筹备好,以便复习时综合比较,防止费时。
认真做好复习笔记。在复习中应准时把自己考虑概括出的完整而系统的常识记下尽可能简明,有些可用图表。大全起来,就是编织的常识之网。由厚厚一本书变成薄薄几页纸上的东西,既起到提纲挈领又有益于下次复习,强化记忆有哪些用途。
用回忆法进行复习。在复习每一个具体问题时,最好先独立想一想再看书;在复习每第二个章节时,最好先把前面的回忆一下。在全方位复习完后,最好把整个的要点在脑中过一次电影。
要适合看点题,做点题。在复习常识的同时再做些题目练一练。做题时应先回忆解题思路。做题应围绕复习的中心选题,题目宜精最好不要多,应注意题目的种类和综合性。
(四)消除复习中的心理疲劳
康伟是位自学考试生,已经自学考试四年了,他非常想加快自学考试的进程,然而天天晚上他一拿起书本复习,上眼皮就和下眼皮打架,困得要死。然而只须一坐在电视机旁,就立刻生龙活虎,一点儿困意都没了。温书往往非常单调,非常乏味,伤脑筋,耗精力,十分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疲劳感,有两个偏方,可解除上述这种疲劳。
一是切除懒根。狠一点没关系,对自己实行强迫性的劳动改造。现在晚要温10页书,做20道题,那样就必须要完成。不然,罚自己20个俯卧撑,或者更重的刑罚,罚到自己懒意全消。
二是适合调剂一下心理。一件自己厌恶的事,每天强迫自己去做,容易产生心理的抵触。所以你应试图说服自己温书怎么样要紧,并在脑中展示自己美好的前景。还可以试图改变一下我们的学习技巧,让复习更有乐趣。比方说自己考考自己,来点刺激,也可自己扮成老师,用解说的形式来温习;还可把复习的内容用卡拉OK的形式唱出来,或者来一段评书。
对于自学考试,作好前期的规划和科学适当的安排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做好了,可以事半功倍,做不好,则可能浪费非常多时间而解决不好问题。考生要从几个要紧方面入手,抓住主要矛盾,才能迅速通过自学考试关。